在体例上,《史记》的“圆而神”,与《汉书》的“方以智”各具特点,又能各极其致,因而未可轩轾。但是,“迁史不可为定法,固书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,遂为后世不祧之宗”[59],则是我们必须肯定的。
三、多种专史领域的开拓
《汉书》以十志为主干展开多种专史的撰述,为古代学术开辟了新领域,也在扩展纪传史体容量,扩大史书记事范围方面作出重大突破。在这个突破中,班固既为人们提供了广泛丰富的知识,显示出《汉书》的博洽,又对封建社会及历史问题作了积极探讨,阐发出他成熟的历史见解。
书中各专门史的撰述围绕着国家职能、社会经济、民族历史和学术文化几个方面展开。
对国家职能的阐述在书中占首要地位,成就也最大。
《礼乐志》对《史记》的《礼书》、《乐书》作了大量改订增补,是《汉书》阐述国家典章制度的重要篇章。篇中以礼为重点,首先阐述了礼乐的各自功能和它们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,接着叙述了周至东汉初礼乐制度演化情况。本志的主旨是汉代没有建立起与其统治规模相适应的礼乐制度,这是不能以王道化天下的根本症结。礼乐是封建政治的核心,后起诸史的书志中一般都有这部分内容,但能写出《汉书·礼乐志》这样水平的却不多。